刘小雷,男,汉族,1979年12月生,硕士研究生,副教授,现为信阳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助理、舞蹈教研室主任,硕士生导师,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、河南校园委员会副主任、河南省舞蹈编导协会理事、信阳舞蹈家协会主席、信阳市四个一批人才,2022年入编《中国舞蹈美育家大辞典》。自2003年起在信阳师范大学任职,主要负责《舞蹈创编技法》《民族民间舞》《信阳三花舞蹈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,是信阳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及舞蹈表演专业的创办者,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舞蹈编导、信阳地方民间舞传承和民族民间舞等领域。
刘小雷老师曾担任信阳国际茶文化节节开幕式、国际微电影节、信阳春晚等大型晚会的执行导演、舞蹈总监、舞蹈导演等工作,2007年9月,被河南省人事厅、河南省教育厅授予“河南省优秀教师”称号。2010年6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。编导作品获得国家级编导奖5项,省级获优秀创作奖10项,一等奖20项,二等奖10项,三等奖2项,厅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个,优秀优秀指导教师奖10个。此外,任职以来在CN刊物共发表论文15篇,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篇,发表ssci一篇。独著及合著8部(其中独著1部、合著第1名一部,第2名一部、参编5本)主持项目若干,2018年组织的《信阳三花舞蹈》课程选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非遗进校园活动,并作为优秀课例作为精品课程展示,创作的舞蹈作品《淮水花挑情》入选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。2022年8月原创作品群舞《淮水挑儿情》、三人舞《连心桥》入围2022全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作品汇演(中南片区)。
刘小雷老师自工作以来,在教学、科研、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贡献,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,扎根信阳,结合时代特色,运用大别山舞蹈元素抒写大别山人民,传颂大别山精神,创造了大批展现大别山文化的舞蹈作品,并且结合地域文化特点,把信阳民间舞蹈与高校舞蹈教育相结合,主持构建了具有河南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“三花舞”的教学体系,得到了省内外舞蹈届专家的一致认可。他不仅是信阳师范大学舞蹈教育的领军人物,也是地方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。